比亚迪针对部分车型非智驾版本推出一口价活动,最高降价1.6万元

重庆彩票网app下载
你的位置:重庆彩票网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 比亚迪针对部分车型非智驾版本推出一口价活动,最高降价1.6万元
比亚迪针对部分车型非智驾版本推出一口价活动,最高降价1.6万元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31    点击次数:105

一台轴距2.9米的插混B级轿车突然降价1.6万元,起售价跌破12万;当一辆纯电续航125公里的SUV,价格比同级燃油车还便宜3万——你还能淡定地走进合资品牌4S店吗?2025年3月29日,比亚迪的一条微博让整个车市炸了锅:王朝网和海洋网多款车型推出“限时一口价”,最高直降1.6万元。但这真的是消费者捡漏的狂欢吗?我们翻遍财报、走访供应链,发现这场价格战的剧本里,藏着比降价更残酷的真相。

“现在订车还能享受3年免息,但活动只到4月30日。”北京某比亚迪4S店的销售指着展厅里的宋PLUS DM-i说道。这款紧凑型插混SUV的起售价已从13.58万降至11.98万,比本田CR-V燃油版足足便宜了4万。而更狠的是海豹06 DM-i,车长4.83米的中型轿车,起售价直接杀到8.98万,比轩逸经典款还低2万。

这波降价看似简单粗暴,实则暗藏玄机:所有优惠车型均为“非智驾版本”。就在一个月前,比亚迪刚发布全系标配“天神之眼”智驾系统的战略。用业内人士的话说:“这分明是给智驾新车腾仓库。”数据显示,2025年前两个月比亚迪销量达62.3万辆,但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15%,部分2024款车型已面临换代压力。

翻开比亚迪2024年财报,402亿净利润和1549亿现金储备的数字格外刺眼。这是什么概念?相当于吉利、奇瑞等5家头部自主品牌净利润的总和。更可怕的是其成本控制能力——早在2024年底,比亚迪就要求部分供应商降价10%,通过规模化采购将电池包成本压到0.45元/Wh,比行业平均低23%。

这种“用钱砸市场”的策略立竿见影:降价首日,比亚迪全国门店客流量暴增300%,某二线城市单店日订单破百。但狂欢背后,供应链的呻吟被刻意忽略:一家座椅供应商透露,比亚迪将账期从90天拉长到150天,并强制要求年降8%,“不做就踢出供应商名单”。

第一重:清库存换赛道。 被降价的海豹07 DM-i等车型,搭载的还是第四代DM混动系统。而即将上市的智驾版本不仅升级了第五代技术,还配备激光雷达和城市NOA功能。用某经销商的话说:“现在卖老款就像倒计时甩卖,4月30日之后展厅全换智驾车。”

第二重:测试市场水温。 比亚迪产品规划部流出的文件显示,此次降价特意选择华东、华南等智驾接受度高的区域试点。通过对比降价车型与智驾版的订单比例,测算消费者为智驾功能付费的意愿阈值。

第三重:绞杀合资命脉。 当轩逸车主发现,自己的车五年油费比海豹06 DM-i多花2.8万,保值率还低15个百分点时,日系车的“省油耐用”神话彻底崩塌。某大众经销商哭诉:“朗逸这个月退订率40%,都是转头买了秦L。”

这场降价引发的震荡远超预期。在河北某汽车城,二手车商连夜修改报价单:2024款宋PLUS DM-i准新车残值暴跌3万,直接击穿20万级燃油SUV的保值体系。更惨的是新势力——预售价14.98万的小鹏MONA M03,还没上市就被11.98万的秦L DM-i截胡。

就连比亚迪自己的生态链也在承受反噬。某电池材料供应商抱怨:“比亚迪要求我们三个月内把磷酸铁锂成本再降5%,否则就转用自研的二代刀片电池。”这种“既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”的压榨,正在制造潜在的质量危机。

当我们为8.98万的B级车欢呼时,或许该冷静思考:如果所有车企都陷入“降价-减配-再降价”的死循环,中国汽车工业会重蹈光伏产业全行业亏损的覆辙吗?某券商分析师指出:“比亚迪的净利润率已从2023年的6.2%降至5.1%,这场消耗战没有赢家。”

而普通消费者更该警惕:那些宣称“历史最低价”的车型,是否藏着即将换代的技术陷阱?当车企用老款车清仓补贴新款研发,我们买的究竟是实惠,还是为别人的技术迭代买单?

站在2025年春天的十字路口,比亚迪的降价王炸既撕开了燃油车最后的遮羞布,也把整个行业逼到悬崖边缘。当价格战遇上技术革命,这场汽车业的“诺基亚时刻”或许才刚刚开始——只不过这次,中国品牌第一次站上了牌桌发牌者的位置。